第166章 少雨 家有长辈的日子(第2/3页)
陶青松打个哈欠,看院子前面跑过鸡鹅,他先进仓房舀一瓢米糠倒去屋后,回来发现邬老三在院子里束发。
“妹夫,起这么早?帮我做饭的?”陶青松高兴地问。
“不就是煮锅粉条汤,这还要我帮忙?帮你烧火?”邬常安摇头,他舀一瓢凉水蹲下洗脸,凉水一激,本就不错的精神越发好。他随意一抹脸,说:“我要出去一趟,去找春仙。听你妹子说他今天要去帝陵,我托他给我们陵的一户人带句话,叫他们在娘家多住两三天,我们也在这儿多留几天。”
他发现了,女鬼大人挺享受当女儿的滋味,而只有在陶家,她才能全身心的当个女儿、当个妹妹,而不是陵长大人、弟妹、婶婶……
陶青松一听,忙说:“行,多住几天,你们回来,我们一家都高兴。”
邬常安往外走,又被陶青松拦住。
“我替你走一趟,你不晓得我丈人家住在哪儿。”
“我晓得……”
“陵里有狗,不认识你,你走一趟要被狗追。”陶青松忙补充。
邬常安心想也是,他扭转脚尖,问:“你替我走一趟,我替你做早饭?”
陶青松悻悻一笑,拔腿就跑。
邬常安只得替他进灶房做早饭。
烟囱冒起炊烟,油香里掺入辣椒香,接着是一阵刺啦响,酸笋爆香,凉水进锅,邬常安手脚利索地张罗着早饭。
冬仙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她开门出来,她一心琢磨着跟小姑子学几句甜话夸夸男人,让夫妻俩之间也能添些情趣。目光越过门框落在灶前,一个不属于丈夫的脸看过来,她脸上的笑凝住了,她在灶房瞅一圈,再在院子里看一圈,没有丈夫的影子。她心里的失望越聚越多,脸如干巴的浆糊一样僵硬。
“大嫂,大哥替我去找春仙哥捎话,春仙哥今早要去帝陵。”邬常安解释。
“噢。”冬仙笑了笑,说:“他就是个爱偷懒的。妹夫你出来,我来做饭。”
“水烧开了,只差下粉条馏油糕了,我来做,大嫂你去看看孩子。”邬常安起身揭锅盖。
冬仙吁口气,她去仓房拿鸡蛋,家里的鸡还小,没开窝,去年留下的五只老母鸡一天只能下三个蛋,这些蛋都是陶青松在山上放牛捡的,有鸟蛋、雉鸡蛋和野鸡蛋,大大小小都有。她挑九个大的送到灶房,转眼看见陶青松跑回来。
陶青松看冬仙脸色不好,他迟疑地慢下步子,干巴地解释说:“我去找大哥了。”
“我晓得。”只是她觉得从昨晚到今早的自己有点可笑,一顿早饭罢了,她期待了一夜。
这个早上,冬仙胃口不好,话也少,吃过饭就张罗着去河边洗衣裳。
陶母没发觉,这个儿媳一向话少,尤其是在话少的人面前话更少,得话多的人挑起话头,对她的胃口才能让她多说一点。她还在骂魂不守舍的儿子,自己不做早饭还差使他妹夫动手,脸皮厚还无赖,骂起劲了连带姓陶的父子俩一起骂。
陶青松悔死了,他求饶说:“我明早、不,后天早上、以后的早饭都是我做行了吧?”
“你晌午回来吗?”陶椿问。
“晌午回不来,我要去放牛,傍晚才回来。”陶青松说,“我不在家你们照样吃饭,都是一家人,你们是客也不是客,我就不作陪了。”
这话是跟邬常安说的,邬常安点头,“我也没当我是客。”
“妹夫托我大舅哥给陈青云捎话,叫他们一家在帝陵多住几日,你们也安心住下。”陶青松又跟陶椿说,“眼瞅着要下雨,等停雨了,我们上山采松树菇,这回多采点,你们走的时候带回去。”
陶椿点头,她调侃道:“我不紧要,你可哄好你媳妇。”
陶青松脸色一垮。
“咋了?你俩吵架了?”陶母问。
陶青松摆手,“我出门了。”
陶椿吃过饭也收拾换下来的脏衣裳去河边洗衣裳,河边洗衣的人不少,其中就有陶二叔的女儿,也就是陶椿的堂姐。她今早吃到她娘送去的油糕,这会儿打听榨油换油的事。
“换油要用粮食,米、面或是稻子、麦子。”陶椿说,“不过陵里这会儿没花生,榨不了油,你们要是想换油,只能去跟我们陵里的陵户私下换。我们今年没种花生,花生种都拿来榨油了,所以每户手里估计有三十斤左右的油。”
“也不多啊。你们都没种花生,还要用粮食换油?不如用花生换油算了。”有人说。
“秋后换粉条的时候就有花生了。”陶椿不改主意,“大家还是吃猪油吃得多,花生油为辅,炸一筐油糕也才耗一斤多的油,一年顶多吃三四十斤的花生油,用番薯换来的花生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