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武略(三)

天字号考房里,杨纪提着毛笔,目光注视着身前的试卷,神情专注。

周围的气氛隐隐有些异样,不过杨纪并没有去留意。地形、风欲、排兵布阵……这些东西杨纪和其他人比并不占优势。

能进入最后八十人名单的,基本上个个都是天赋过人,背景非凡,实力远超他人。杨纪和他们比,占不了多少优势。

相当,因为字体更加刚劲、工整的原因。杨纪答题的速度甚至比其他人还要稍微慢上一些。

“差不多了。”

杨纪审视着笔下的文章,心中暗暗道。和其他人不同,杨纪答完前面的部分之后,并没有急着去做最后的策论。

武科举对杨纪来说,关系重大。这并不仅仅是答题而已,还关系到以后人生命运和仕途。

杨纪显得很谨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所有的题目答完之后,杨纪都要仔细的检查一遍。以防出现任何的一点疏漏。

这也是杨纪和隋一丘这些人比,下笔的时间要慢上不少的原因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题了。”

杨纪左手放在桌面上,手指头下意识的敲了敲精铁的桌面,发出一阵铿铿的声音。真正到了最后一决胜负的时候,杨纪心中也禁不住有些紧张。

“王泰是这次的主考官,希望这次的题目是他出的。”

杨纪心中暗暗道。

朝廷每年的策论题目都是不同的,想要押宝押中是很难的。如果什么都读,什么都用心思去钻研,基本很大的可能是徒劳无功。

杨纪只能赌的这次题目是王泰出的。

“唰!”

手指抓住试卷的边角,猛的翻了过去。这一刻,对于杨纪来说,时间仿佛静止下来。简简单单一个翻页的动静,在感觉中变得无比的漫长。

杨纪看着雪白的试卷边角高高翻起,心中也跟着提了起来,似乎连呼吸都要停止了。

“嗤!”

当最后一页翻过去,如霜如雪的空白试卷上,两个橡木印象的工整字体印入眼帘:

“定边!”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似乎有千钧之重。

杨纪盯着这两个字,连呼吸都停止了。电光石火间,无数个念头划过脑海。良久,杨纪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心中放松下来。

“赌对了!”

仿佛千斤的重担放下来,杨纪心中一片喜悦。

这一届武科举最后的“时事策论”题目和杨纪想像的不太一样。但是“定边”两个字,涵盖的范围极广极广。

杨纪钻研西部边陲花的那些功夫,依然可以派上用场。

所谓定边,就是“定鼎边隆”。

这里面即包括了西部的蛮族,也包括了妖族,以及生活在大洋之底,神出鬼没,无穷无尽的海族,甚至异度空间的其他文明。

“王泰大人是武科举的主考官,虽然这次的题目并没有提到蛮族,但是定边二字,恐怕依然有他的影响在里面。”

杨纪脑海中此起彼伏,一个个念头闪电般的划过脑海。

“定边”二字,虽然看似范围很大,几乎什么都可以写。但是一个“边”字,其实已经限定了他的范围。

“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定边涉及到的是朝廷的边陲,这么多的将帅王候,朝廷巨头,统领着数百万的雄师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个武童生又何德何能,可以解决这等国之大事?”

杨纪心知肚明。这最后的时事策论,题目太大,很不好答。

一个回答不好,反倒是徒惹笑柄。过于宽泛的题目,反而使得这个题目棘手无比。朝廷立国到现在,什么人物没有出现过?什么方法没有试验过?

冒冒然,若是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尽写些大而空的道理,被刷下去是毫无疑问的。

杨纪两撇眉毛皱起,手里的笔杆子抓着,沉吟不语。

朝廷大大小小的边患不少,冒冒然的提什么平妖、平蛮,平定海族,说的再好,也只是无知者无畏,徒惹笑柄。

要想得朝廷的承认,就必须得言之有物。平妖、平蛮、平海族,那是半个字都不能占。只能把题目化大为小,往小了去说。

但是一个劲的小,是毫无用处的。又必须得以小见大。从小处,显出大的道理,点晴点题。

“这个文章倒是不容易做。”

杨纪仰起头,脑海中此起彼伏。

他脑海中虽然有些策略,但是题目不同,答题自然也就不能一样。要想呼应“定边”这个题目,还必须得做一翻计较才行。

杨纪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做的,但这个题目毫无疑问非常的考验智慧和个人在武略上的天赋。

这并不是读几天《武经》,或者看几本《武略》就行的。肚里没有货,不管怎么努力,也写不出应景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