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未雨绸缪
张顺看了来信之后,当机立断,让王锦衣喊来张慎言、吕维祺、宋献策和红娘子四人前去政务大厅议事。
这几日张顺沉迷于女色之中,他们四人不由心急如焚,连日进谏。
大意不外乎自古圣明之君,泄一次火,贤者时间能持续很多日;像你这样泄火泄的没完没了,实在是商纣夏桀一流的人物。
张顺好容易抽出时间增进夫妻感情,除了安慰了即将临盆的红娘子以外,对他们三个只是虚与委蛇罢了。
这三人眼见张顺“失了雄心壮志”,不由既惋惜又痛惜,颇有些心焦。
这一次三人突然接到张顺的召见,简直是喜出望外,连忙整理一下衣衫,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
等他们赶到议事厅的时候,张顺正拉着怀孕八个月左右的红娘子的手说一些体己话。
三人见张顺不知避讳,不由干咳了两声,以示这里还有三个人呢。
张顺奇怪的看了他们一眼,心道:我这规规正正,有没有动手动脚的,你们这是怎么了?
这正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们夫妻拉个手,你们三个老不休就能想歪了?
张顺便旁若无人的放开红娘子的手,向张慎言、吕维祺和宋献策笑道:“我知三位心焦,其实我亦和诸位一样的心情,奈何时机不到,故而引而不发。如今战机一现,你们且看看如何!”
言毕张顺便把刚刚得到的书信交付给三人查看。
那张慎言伸手接了,吕维祺和宋献策不由伸着脖子去看。
他干脆便读出声来:“闯献曹诸义军已破中都凤阳,随即分道扬镳。‘八大王’张献忠欲走庐州,‘闯将’‘活曹操’欲合力破淮安,还请舜王早作定夺!”
“这……消息可靠吗?”虽然他们三人没有张顺那么敏锐的战略观。
好歹张顺已经把关键拍在他们脸上了,他们多少也咂摸出其中的意味了。所以他们第一反应,便是先证实此事真伪如何。
“此信由可靠之人传来,绝对没有问题。更何况一般人也不知其中深浅,怎会篡改、传播虚假消息?”张顺闻言笑道。
说实话,古代情报的保密工作在张顺看来,简直和没有一样。
阁老、尚书关于朝廷大计的疏椟堂而皇之的被人装订成册,到处发卖,有时间甚至比张顺麾下的金鼓卫得到的消息还要快。
当时,张顺在洛阳书市看到兵部尚书张凤翼“八门金锁”围困洛阳的疏椟的时候,差点没有惊掉了下巴。
依照这个时代的保密观念,张顺不认为有人摸清自己的思路,在反过来借机坑自己一把。
于是,他便对众人说道:“义军虽然新破五省总督洪成畴,犹须时间整合人马,趁机攻城略地。”
“然而,朝廷实力犹在,一个不小心,便会面临朝廷大军围剿的下场。”
“河南府不比辽东,地处内腹,交通粮草便捷。假以时日,朝廷组织十万二十万人马,亦属寻常。”
“故而,吾不得不分其兵,务必使其不能专心对付我等。”
“那李鸿基、罗汝才和张献忠诸人本就是我的牵线木偶,还妄图摆脱我的控制。”
“他们故意不从我言,不去夺取漕粮,反倒袭击中都凤阳府,真是取死之道。”
“义军与官兵战,胜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义军东出,官兵无备,正合轻取徐州或淮安,获其百万石粮草,以募天下饥民,当可为翟让、李密,成一方诸侯。”
“彼辈素无远见,反倒务虚名而处实祸。到时候朝廷大军一到,彼辈必不能久。”
说到这里,张顺就有点想笑。原本他计划让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夺取漕粮,聚拢十万大军,糜烂天下局势。
这样便会吸引官兵主力过去,至少也能把围困洛阳的洪成畴主力引诱过去。
当然,于此同时张顺也考虑了万一他们实力过强,反过来压自己一头的问题。
他认为那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皆非久居人下之辈。当他们处于困厄之时,犹能团结一致,以求生存。
等到他们发展壮大之后,必然矛盾重重,获或分道扬镳,或相互火并。
只要他能趁机发展壮大,到时候再各个击破不迟。
可他万万没想到,不等他们成事,自己率先破了五省总督洪成畴。
而后他们不取漕粮,反破中都凤阳府。
这下子义军实力没有增长多少,反倒拉起了朝廷的仇恨。
这对张顺倒是有一利亦有一弊。
其利处在于,攻破中都凤阳,威胁漕运,其实和义军夺取漕粮一般无二,一样会引起朝廷大军围剿。张顺制造朝廷分兵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弊端在于张献忠、李鸿基和罗汝才没有获得实际利益,根基不稳,应该很快就会被朝廷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