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康熙派陈廷敬出使罗斯国,确实有挑拨罗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任务。

但康熙和胤礽都以为,这挑拨就是语言上的挑拨一下。

目前罗斯国是双王并立。

沙皇费奥多尔夭折之后,剩下两个能继承皇位的皇子。皇后之子伊凡智力低下,于是群臣立彼得为帝。

公主索菲亚发动政变,拥立自己智力低下的弟弟为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并立,将彼得一世流放到莫斯科郊外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实际掌握了罗斯国权力。

索菲亚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一方面,她多次拒绝支持她的射击军杀彼得、自立为女沙皇的提议,并将射击军放在莫斯科郊外;另一方面,在彼得一世1689年应该亲政的时候,她拒绝交还权力。

在索菲亚矛盾的时候,彼得一世被流放到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后,召集了一群少年组建了“少年军”,依靠少年军击败射击军,将索菲亚关进了修道院。

彼得一世和胤禔同岁,比胤礽大两岁。但因为路易十四和康熙的超长待机,让彼得一世成为这个时期和路易十四、康熙并列的超级帝王。

等等,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那不就是去年吗?

胤礽陷入沉思。

胤礽在走神的时候,陈廷敬向康熙禀报自己做了什么事。

陈廷敬到达罗斯国之后,立刻散去千金,收买罗斯国高层。

康熙眼皮子跳了跳。

他知道陈廷敬是多么正直的一个人。他居然面不改色地说自己在罗斯国贿赂贵族,康熙差点稳不住心神,询问陈廷敬是不是被鬼魂附身了。

显然,陈廷敬跟着胤礽周游欧洲列国之后,对那些野蛮国家对待殖民地的比满清入关更血腥和残忍的罪行震撼太深。于是在对待外国上,他拥有极其灵活的道德底线。

贿赂贵族,打探消息,理清罗斯国皇族极其复杂的权力脉络后,陈廷敬很快就发现了索菲亚内心的善良和软弱。

胤礽终于回过神,仔细倾听陈廷敬的汇报,并和自己记忆中罗斯国的情况作比较。

索菲亚执政期间,也接受了西方文化和科技,不过他的执政和彼得一世不同的是,她对平民更善良一些,对外扩张也更理智一些。

她赦免逃逸农奴,减轻农奴和普通农民负担;签订《尼布楚条约》和与波兰互不侵犯条约,将罗斯国主要兵力用于侵占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半岛,为罗斯国争夺能直接与西欧通航的黑海入海口。

显然,索菲亚执政水平不低,且有改革罗斯国农奴制、对逃逸农奴较为友好的一面。这一点让她饱受罗斯国地主诟病,罗斯国旧贵族更支持彼得一世。

比起索菲亚,彼得一世的政策就更激进些,提升罗斯国国力更快更显著。

彼得一世加大压榨农奴和普通农民,鼓励大地主进行圈地运动,直接购买一整个村庄的平民作为农奴投入工厂做工;在康熙和雍正诸部取消人头税的时候,彼得一世新增人头税,让国库充裕的同时,让大地主购买平民当农奴更加容易。

这样罗斯国土地很快就集中到了大地主手中,大地主迅速转型成为大资本家,促进了罗斯国朝着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转变。

陈廷敬接触了索菲亚和彼得之后,认定若是彼得掌权,罗斯国对大清的威胁会更大。

即使现在彼得可能会与大清停战,但未来,罗斯国一定会变成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向华夏大地发起血腥掠夺战争,以满足其国内胃口越来越大的大地主大资本家。

因为在彼得的计划中,没有提升平民待遇这一项。也就是说,他们国内几乎不可能有能消化大量工业制品的市场,只能对外倾销和掠夺。

听到陈廷敬对彼得一世理念的叙述,康熙脸色阴沉。

他听出来了,陈廷敬其实是委婉向他进谏。

彼得一世想走的路,大清也能走。

只要不抑制土地兼并,更加严苛的剥削平民,平民就会沦为佃户,被大地主所控制。

到时候大清再鼓励建立工厂,打通海外航线,将国内产出的商品大量倾销海外,从大地主转变成大工厂主的地方豪强就会疯狂支持海外扩张,迅速为大清完成工业化建设。

大清的国力,或许就看上去蒸蒸日上了。

“彼得一世的改革看似增强了罗斯国的国力,但实际上增强的国力都到了大地主大工厂主手中,这群人是不交税的。”胤礽道,“最后国家就成了豪强们谋夺利益的工具。直到这个战争机器精疲力尽,国内秩序崩溃,民众不堪压迫揭竿而起。而换了一个皇帝,豪强仍旧霸占着广袤的土地和数量众多的农奴,照旧能将接下来的国家当做自己的傀儡。”

罗斯国之后强大吗?

强大,当然强大,都快成了欧洲宪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