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蕃志》译注:一项跨国工程
《诸蕃志》是中国古代记录海外地理的一部名著。它成书于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分上下卷,上卷《志国》记录了占城、真腊、大秦、大食等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下卷《志物》记载了乳香、没药、芦荟、犀角等海外诸国的物产资源,为研究宋代海外交通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该书作者赵汝适(1170—1228)为宋太宗八世孙,曾任福建路泉州市舶司提举,任职期间与当时的外国商人,特别是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有比较多的接触,了解了不少海外各国地理、风土、物产等方面的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四)所评价的那样:“是书所记,皆得诸见闻,亲为询访。宜其叙述详核,为史家之所依据矣。”该书原本已佚,后来从《永乐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韵下辑出,旧刻有《函海》本和《学津讨原》本,近代则有冯承钧的《诸蕃志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诸蕃志》作为中外关系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19世纪末期就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关注。首先对这本书表现出兴趣的是德国汉学家夏德(Friedrich Hirth, 1845—1927)。夏德于1870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曾先后在厦门、上海、镇江、重庆等地的海关任职,直至1897年辞职回国。夏德在华期间潜心研究中外交通史和中国古代史,著有《中国与罗马人的东方》(有朱杰勤节译本,改名《大秦国全录》,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中国古代的海上交通》、《中国艺术中的外来影响》等多部著作。由于他的突出成就,曾被选为1886—1887年度的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长。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建立于1823年,总部在伦敦,其后在亚洲各地建立分会,北中国分会(设在上海)建立于1858年,其后一直运行到1951年,是近代在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汉学研究机构,其会长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英美人士担任,夏德作为一个德国人能够出任此职,足以说明他的学术成就。另外一个能够说明他学术影响力的事实是,190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设首个汉学讲座,即于次年聘请夏德为第一任教授。夏德在哥大一干就是15年,其间出版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周朝末年以前的中国古代史》,在1917年离美还乡之前还参加了胡适的博士论文答辩。夏德在1890年左右着手《诸蕃志》的翻译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翻译完几段后就停止了。
在夏德之后对《诸蕃志》产生兴趣的是美国外交官汉学家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1914)。柔克义于1884年来华,长期在中国任职,并于1905—1909年出任美国驻华公使。在华期间他先是对中国的边疆地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曾独自一人两次进入西藏地区考察,并根据考察所得陆续出版了《喇嘛之国》和《1891和1892年蒙藏旅行日记》。这两部著作大大增加了西方读者对蒙古、西藏的了解。进入20世纪后,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了中外关系,陆续发表了《15世纪至1895年间的中朝交通》和《中国朝廷上的外交觐见》等论著。1900年他还将《鲁布鲁克东行记》从拉丁文译成英文。13世纪时法国人鲁布鲁克(William of Rubruck)受路易九世派遣出使中国,留下了中世纪外国人对中国的珍贵记录。《诸蕃志》同样出现在13世纪,它是当时中国人对外国的认识,其价值同样珍贵,柔克义想把它译成英文,是非常自然的。
1904年,当夏德听说柔克义想把《诸蕃志》翻译成英文的消息后,立刻与他取得了联系,于是两位大汉学家联手展开了翻译。《诸蕃志》部头并不大,但翻译工作却历时六年才告完成。为什么会花这么长时间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人都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工作,夏德要教书,而柔克义作为驻华公使有大量的公务要处理,1909年后他又被调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学术研究工作只能挤业余时间进行。从两人的通信可以看出他们的合作方式是这样的:夏德先翻译一个初稿,然后寄给柔克义进行修订并做注解,最后再由柔克义撰写一篇导言。
翻译此书本就难度很大,而撰写注释和导言则更需功力。在洋洋万言的导言中,柔克义回顾了自古代至12世纪的中外关系史,其中不仅引用了中国的正史材料,还使用了古希腊、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的大量文献。这种扎实的文献工夫也体现在注释中,柔克义在解释《诸蕃志》中出现的国家和物品时,将中文文献和德文、法文、英文文献进行对照,互相发明。在这一工作中,夏德也给予了积极的帮助,夏德在来中国之前曾在多所德国著名大学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而比较语文学正是德国人最为擅长的学术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