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西江月(23)
队伍抵邺时,已经是八月。
诸州各行台、刺史等纷纷入朝奔丧,小皇帝为大相国举哀于东堂,服缌,下诏,以大将军晏清源为使持节、大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
父死子继,晏清源却果断辞了大相国爵位,小皇帝无法,只得下诏为大将军如故。
大相国衣冠冢虚葬漳河之西,未几,晏清源携晏清河策马来响山堂一察佛龛,石窟落成,此间南低北高,最北端的凿出的石洞,便是要安放梓宫的真正墓穴。
晏清源负手而进,一抬首,就见一尊大佛立于眼前,面带神威,发乎眉宇,却于嘴角弯起一个弧度,平添几分慈祥,似又有无数言语要出于舌端,俨然大相国生前模样,晏清源微微一笑,沉声道:
“帝既是当今如来。”
言外之意,十分露骨,晏清河默不作声只示意晏清源朝头顶看去:
除却立柱有一方形大龛,顶部有十六小龛,从形制上看,一模一样,别无二致。
“阿兄看这面,从右手数第二个,唯它空心,余者皆实,就是放大相国梓宫的墓室。”
借着高梯,晏清源身如猿猱,敏捷攀缘而上,手指一触,雕有忍冬莲花纹的墓门应声而开,里头个中大小,恰能容四棺一椁。
他把花纹一抚,朝下投了记赞许的眼神:
“如此甚好,这个设计精妙。”
勘测完了,下梯一抖袍子,不以为意直接吩咐:“把工匠都给我杀了,皆作陪葬。”
“是。”晏清河倒是对这样的安排毫不意外,面无表情地应了。
两人一道出来,晏清源举目四望,视线里蜿蜒而来一线人马,领头的,是那罗延,后头跟着一队牛车,拉来的正是温子升奉命所作《神武王碑》,大相国此生功业,全在上头。
碑高九尺,文字拓片分明,是温子升的一手好隶书,晏清源噙笑逐字逐句读下来,冲晏清河一笑:
“温鹏举果然辞藻可畏,大才士也!”
说完,神情不变,问那罗延,“他现在人在何处?”
“在东柏堂等着呢,我看他惴惴的,世子爷满意不满意,他还不知道呢!”
那罗延见他分明是个很满意的神情,也自知温子升才情,刚要擦把汗,一口气透了一半儿,晏清源已□□着马鞭,淡淡启口:
“抓起来,送大理寺,给我投到死牢里去。”
听得那罗延呆在当场,再看晏清源,一脸的风平浪静,哪里有任何端倪?他这风一阵,雨一阵,刚还赞不绝口,忽的就要杀人,这心思实在太难琢磨了!
“世子爷,”那罗延迟疑道,回头看了看那刚弄出来的石碑,还崭新透亮的,就等着棺椁一落,便能起碑,“当初,世子爷可是千方百计给请到东柏堂来的?不知道写了多少诗文,世子爷还带参军去南山……”
话说到这,不敢再往下质疑,晏清源则走下响堂山,一边说道:
“他和卢静走得太近,难保不被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蛊惑了,我怀疑他事先知情,如今大相国的碑文已成,留他无用。”
那罗延微微一怔,连下几阶,忙紧跟两步,追问道:“可,可世子爷没证据证明参军他也是乱党呐!”
“杀一个温子升,我用不着证据。”晏清源眸光如冰,“他是文士,你去传话,不要用刑,由着饿死就好了。”
那罗延无法,却又心有不甘,欲言又止,磨磨蹭蹭的,不敢把心中所想畅快道出,只能旁敲侧击:
“照这样看,是不是有嫌疑的,世子爷都该抓起来杀了呀?”
说的便是陆归菀,东柏堂可就是她当初一笔笔给画出去的,一回想当初,世子爷还赞不绝口哩!再一想两次把那个女人带回晋阳,世子爷走哪带哪,完全如影随形,比他这个贴身扈从还贴身,那罗延心里又羡又恨。
晏清源了然于心,走到照夜白跟前,纵身一跃,扯了缰绳说道:“你是想要问,杀不杀陆归菀?”
那罗延哪敢应话,只拿眼睛把晏清源不住地偷瞄着,见他那张脸上,笑意浅浅,八方不动,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是,一说到陆归菀,世子爷那眉眼仔细瞧去,是有那么些温柔情意在的,不过,世子爷笑起来,这也是惯有的,对谁都能一股子温柔情意,翻起脸来,也对谁都能寒霜如剑,所以,当不得真呀!
“她人呢?你来时她在做什么?”晏清源见他神游物外,问了句。
东柏堂自世子爷归京,无人不忙得焦头烂额,那罗延见他这个时候不关心被召来的慕容绍等人,倒关心起陆归菀,心下忿忿,便答道:
“属下忙正事呢,没留神,八成又在画园子什么的。”
一听他阴阳怪气,酸话不断,晏清源睨过去一眼,低斥一声,夹紧马肚子朝东柏堂方向疾驰去了。